做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答卷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如何培养出真正卓越的工程师?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第三次能源革命叠加的今天,这是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于我国则更为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尤其是工科高校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主动答好时代命题,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切实担负起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的重大时代使命。
回答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素质,正是爱党报国。
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进入21世纪以来,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剧,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主动肩负起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能够推动产业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
于高校而言,培养卓越工程师首要回答的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具体到人才培养实践中,不仅关注显在的知识和能力,更注重潜隐的人格和价值,把人才培养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使培养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仅仅是单向度的技术人才。
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开展工科人才培养实践的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在2008年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数十年来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机械工业、国防军工、信息产业发展。在2012年年初,学校就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领命先行,通过扎实推进育人环境建设谋篇布局,以信息特色为主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创新性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契合度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如何加速培养造就大批卓越工程师?这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思考、共同解答。
对高校而言,更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教育部又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卓越计划2.0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更加注重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更强调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以支撑引领国家战略为目标,以更高的站位和更宽广的视野推进自身变革,促进教育和产业、创新的有效链接。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聚焦首都高精尖产业需求,全面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设立了机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等新专业,打造具有信息特色的“新工科”专业群,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着力解决专业建设中的引领、支撑、融合、脱节问题。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目前学校共有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数占可申请数的60%,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人物,毕业生薪酬指数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高校前40名。
将创新思维贯穿办学全过程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而卓越工程师队伍,则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
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侧,高校需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供给提出的新需求,勇于将创新思维贯穿于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大学治理的全过程,改革培养体系,创新培养理念,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向高质量迈进。
培养理念上,首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历史和时代命题。其次要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培养具有学习、创新、跨界和开放能力的人才。
教育教学上,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教的中心”向“学的中心”转移,让学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彰显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让学习的“过程价值”远大于作为探索结果的“知识价值”。
培养模式上,在引入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同时,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勇于打破专业学科间的壁垒,推动专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思维,培养系统创新能力。
治理保障上,坚决克服“五唯”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消除扼杀培养创新素质的机制,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改革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评价,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以及发展匹配科学的评价系统,营造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卓越”意味着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阶段,有着全球最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有足够多的技术应用场景,有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最好土壤。作为人才培养单位,高校应准确把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理念,构建起贯穿本硕博培养全链条的规范培养体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以实际行动做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答卷,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者:王永生,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