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扣长城修缮的“新”与“旧”
受环境所限,工人利用牲畜驮料上山(8月16日摄)。
时值末伏,北京市北郊山脊上,箭扣长城的两个修缮段施工正酣。位于箭扣长城西面的“西大墙”是箭扣长城第四期修缮工程所在地,长达1678米的墙体上坐落着8个敌台。按计划第四期修缮工程将于10月底完工,目前工程已完成约70%。
长城修缮依然坚持“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原则,尽量用老砖、循古法,在保证长城本体安全的前提下,保留长城的“旧”,这已是近年来北京市修缮长城的成熟经验。
“西大墙”东南方向、长约486米(141至145号敌台)的墙体上正在开展一场“研究性修缮”。与一般性修缮工程不同,研究性修缮不仅要排险、加固,还要通过考古、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植物等多学科合作,研究长城本体的演变过程、病害成因、赋存环境等。在现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尚珩指着145号敌台一处坍塌的墙体说:“残貌本就是长城古遗迹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选择保留这种坍塌状态而不去复原,让更多人了解墙体的病害根源和倒塌时序。”
自2021年起,北京市把长城保护工作的重心由长城一般性保护工程向研究性修缮项目转变,这是一次对长城保护修缮的新探索。通过前期考古,箭扣长城的研究性修缮已完成145、144、143号敌台的发掘工作。文保人员明确了敌台的建筑形制、工程做法,首次发现敌台内部的明代火炕、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还出土了明代石碑、瓦当、武器等文物,有助于了解古代戍边将士的生活,为后续修缮方案提供设计依据。
箭扣长城修缮项目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的重点项目。目前,总长约10公里的箭扣长城已完成和正在修缮的段落已达5公里。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于2020年9月在箭扣长城脚下挂牌成立,对全国长城保护工作起到了示范推动效果。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