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团队首次实现独立量子存储器间的远距离纠缠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相关研究成果以编辑推荐的形式日前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网络的基本单元是远距离双节点纠缠。通过采用量子存储技术对光子进行存储,将使不同节点间的高效纠缠连接成为可能。构建存储器间纠缠并拓展节点间距一直是量子网络方向的研究热点。已实现的双节点纠缠实验中,最远直线距离仅为1.3公里。2020年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在此方向取得突破,将双节点纠缠的光纤链路距离拓展至50公里。然而该实验中,两台量子存储器位于同一间实验室,并未实现长程分离。
为实现长程分离的存储器间纠缠,每个量子存储装置需能够独立操控。在本研究中,节点A位于合肥市创新产业园,节点B位于中国科大东区,二者之间由20.5公里的光纤进行连接。团队在节点A产生了具有长寿命的光与原子纠缠,并将产生的单光子经过频率转换后发送到节点B,节点B将收到的光子再次频率转换后采用另一台量子存储器进行存储。
实验难点在于单光子的高效传输以及长寿命量子存储。团队采用由济南量子研究院研制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将光子波长转移至1342纳米,极大地降低了光子在长光纤内的衰减。另一难点在于长寿命量子存储,存储寿命需超过光子传输时间。为此,团队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光与原子纠缠产生方案,在获得长存储寿命的同时,产生的光子比特编码在时间自由度,非常适合频率变换以及远距离传输。
以此为基础,潘建伟团队成功地实现了独立存储器间的远距离纠缠。该工作为后续构建多节点量子网络原型系统,以及进行量子物理检验,探索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等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科大供图)
相关阅读
- 糖尿病患者自觉双下肢足部似有蚂蚁爬行感,糖尿病人身上疼痛伴有蚁行感怎么治疗?
- 《海底小纵队2》北京点映 “金龟子”引发回忆杀
- 土耳其光伏政策生变,这些中国企业竟能逆流而上!
- 机器人厨师、细胞培养海鲜、智能农场……韩国掀起舌尖上的科技热潮|科技创新世界潮
- 创建一朵“人造云”,新技术全天候从稀薄空气中发电|总编辑圈点
- 加强中欧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培养——中欧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京召开
- OPPO Sans 4.0字体新上线,免费商用无侵权风险!
- 解构RICHARD MILLE(理查米尔)航空风格经典作品:RM 21-02 Aerodyne陀飞轮腕表
- 创新支付方式:支付宝生物识别专利曝光
- 康悦达®(司普奇拜单抗)首张处方迅速落地,惠及患者彰显"康诺亚速度"